江西南昌:變廢為寶 追“光去九宮格空間”逐“綠”_中國網

走進江西南昌固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一座表層“蕩”起藍波、宛如“萬鶩齊飛”的建筑映入眼簾。這里是江西洪城康恒環境能源有限公司。“年處理100萬噸生活垃圾,占全市60%,發電量達4.5億千瓦時。”公司副總經理龔宇亮告訴記者。

來到廠房五樓,身穿藍色制服、現年48歲的李曉勇端坐在操作椅上,一絲不茍地盯住眼前的玻璃墻。透過玻璃幕墻望去,眼前是一座高達40多米的垃圾倉。仰頭看,垃圾倉上方的軌道下,掛著一只“大鐵爪”1對1教學,全靠李曉勇手中的操作桿控制,猶如一個巨型“娃娃機”,上下左右,輕輕移動。據介紹,倉內的負壓環境保證了異味不會外泄。“別小看這家伙,一吊能抓起8噸垃圾。”李曉勇淡定自若。他曾在離此處800多米的麥園垃圾填埋場工作了近10年,“開吊機”對李曉勇來說可謂輕車熟路。

從與垃圾“親密接觸”到“隔窗相望”,李曉勇感慨:“不僅沒有了臭氣熏天、黑水橫流,還能變廢為寶,燃燒發電。我的工作原來不止除廢,也可供能!”

“沼氣和垃圾焚燒可直接用于發電,爐渣可用作建材,飛灰通過脫硝脫酸私密空間除塵去除二噁英。”龔宇亮解釋,先進的處理工藝不僅能實現焚燒供能,還能做到無害處理,真正實現“垃圾”變“綠電”。如今,廠區每天發電量140萬千瓦時,120萬千瓦時可輸送電網,能解決12萬戶居民用電。

麥園垃圾填埋場,作為南昌市唯一的生活垃圾堆埋場地,從1997年開始承載了洪城數百萬居民近24年的1700萬噸垃圾。

改變,始于2020年。政府著手對這座規劃填埋期30年的垃圾場開展提前封場,并累計投入約25億元打造固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

如今,沿著盤山公路蜿蜒向前,滿目青翠,空氣中并無絲毫異味。記者站在120米高的山頂觀景臺向下俯瞰,山坡上見證,或覆以綠網,或覆以蓋膜……

覆膜是為解決“水”和“氣”的問題。覆膜后,既防止異味散逸,縱橫交錯的黑色管道,又便于沼氣收集。“高峰時,每天可收集18萬立方米。”江西鼎元生態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熊威說,山坡下配套了兩個沼氣發電廠家教場地,山坡邊挖了不少排水溝,滲濾液和雨水實現了分離,堆場的九宮格滲濾液被收集到調節池中,得到過濾清潔。

可喜的是,降解相對完全的場地,并未閑置。不遠處的山坡上,一萬多塊光伏板在藍天下閃閃發光,正在“積蓄能量”。“土層、濾網、PE膜、碎石層……這80畝光伏基地下,鋪設9層‘防護網’。”熊威說,“未來,該基地可擴建至600余畝;屆時,預計共安裝光伏板50兆瓦左右,年發電量達小樹屋5000萬千瓦時。”

當前,園區通過3條專用線路上網,在并網辦電的過程中,國網南昌供電公司綜合項目特點,開辟綠色通道,對上網線路開展了綜合整治和提升改造,保障綠色電能順利上網。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