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蚱谷”去九宮格教室遇上“打洞蝦”_中國網
時下正是水稻育秧的季節,云南省玉溪市元江縣羊街鄉壩木村一片向陽的山坳里,幾個農民正穿著水靴站在地里給田壟砌磚。每丘田的邊緣插著一個簡易標識牌,上面寫著“螞蚱谷”“紅河紫谷”。
“砌磚是防蝦子用的。”陽光下,一個農民彎著的腰抬了抬。
“防蝦子?”記者問。
“我們這片是示范田,種上水稻,還要養蝦子,蝦子是會打洞的,打了洞,水就流走了。”站在旁邊的一個年紀更大一點的農民解釋說。
梯田養蝦是元江的傳統,農民一般會在頭一年平整好梯田,第二年春天插好水稻秧苗,然后將小小的蝦苗放入其中,再過個幾十天,蝦苗也就長大了,用網撈出,既可食用也可售賣。在這期間,村民給田壟砌磚就是為了防止蝦打洞,導致梯田漏水。
傳統的稻蝦或稻魚共生模小班教學式已在當地延續了上千年。但近年來,村里越來越少有人這樣種田了。與傳統種養方式一同消失的,還有世代耕種的梯田和很多老品種,壩木村祖祖輩輩種植的水稻品種——“螞蚱谷”和“紅河紫谷”就一度面臨著種植面積萎縮的局面。直到“中國起源作物基因多樣性的農場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項目落戶元江,這種涵養水源的梯田種養模式和老品種才陸陸續續地又回到了人們的生活和生產當中。
消失的老品種
“2020年,全球環境基金支持的‘中國起源作物基因多樣性的農場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項目正式啟動。針對我國作物地方品種喪失嚴重、保護方式單一、利用不充分等問題,通過項目實施,增加了地方品種產品附加值,促進了地方品種多樣性保護,改善了農民生計,推動了我國起源作物地方品種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工作主流化。”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相關項目負責人介紹。
“云南哈尼族先民在隋唐初期就開始在這里墾殖梯田,造就了哀牢山區隨處可見規模不等的梯田景觀;‘螞蚱谷’和‘紅河紫谷’這兩個水稻品種,就是迄今保留種植最古老的地方品種,由野稻逐漸馴化而成,至今仍保留野稻基因。種植過程的生態化也造就了其優良的品質。”但是項目首席技術顧問、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種質資源中心研究員楊慶文也告訴記者,2021年他們來到元江縣考察的時候,按照當時的數據測算,村民種植“螞蚱谷”或者“紅河紫谷”不僅不掙錢,還是虧錢的。
“那年我們在壩木村調研,農戶種植的‘螞蚱谷’每畝產量在300公斤左右,從播種到晾曬,一畝梯田水稻一季的人工成本大約1200元,再加上種子等農資投入約290元,而‘螞蚱谷’稻谷收購價每公斤4元,‘紅河紫谷’每公斤4.5元,這樣算下來,每畝大約虧損300元。因此當地普遍改種雜交水稻,或干脆將訪談水田放掉水,改種玉米和煙葉。”楊慶文說。
農業種質資源是國家戰略性資源,也是農業發展的根基。起源作物的保護、開發與利用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方面,同時還會為豐富餐桌、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做出重要貢獻,這都是老品種的珍貴所在。但是對于農民來說,首先要解決的是增收問題。要想達到多贏效果,必須創新路徑模式。
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項目辦公室統籌協調各方資源,組織相關科研團隊在農家保護的基礎上邀請農民共同參與,專門制定了“螞蚱谷”和“紅河紫谷”種植技術手冊,并通過農技推廣部門幫助當地農戶規范化、精準化種植,將以往的“滿天星種植”改為“寬窄行條栽”,將憑老經驗管理改為“精確定量栽培管理”,首先實現了產量上的提高。據2023年測產,示范區“螞蚱谷”平均每畝產量396九宮格公斤,“紅河紫谷”平均每畝產量333公斤,分別較項目實施前平均每畝增收96公斤和53公斤,展現出了較好的增產效果。
一元錢的激勵
在壩木村,有一家名叫“阿郎邦克”的農業服務公司。與通常的經濟組織不同,作為一家集體經濟組織,“阿郎邦克”農業服務公司除了具備公司法人屬性之外,還承擔村莊的部分公共服務功能。這家成立于2022年的村辦公司成為了老品種保護的重要抓手。
在項目辦推動下,壩木村依托“阿郎邦克”農業服務公司有步驟地推行梯田“稻魚”“稻蝦”“稻鴨”綜合種養模式,將地方品種的種植融入這些種養模式。從2022年開始免費發放魚苗、蝦苗等給農戶養殖,并提供配套技術指導,成魚村民可根據需求處理,生產的地方品種稻交流谷統一交給村里,以高于市場價的保底價收購,以增加老品種種植戶的畝產收益。
壩木村黨總支書記龍保宇算了一筆賬,5月底放入魚苗,養到9月底出售,光養魚一項,每畝能幫村民增收600元左右。
為拓展老品種銷售渠道,“阿郎邦克”農業服務公司還創造性開展了“我在壩木有丘田”認購活動。認領者按田塊大小進行付費,種植戶負責種子、農資、用工等,實行“包地送米”,所產糧食及水產品歸認領者所有,吸引了眾多城市消費群體參與,逐步形成“我在壩木有丘田”農業特色IP。
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紅河紫谷”和“螞蚱谷”已成為公司主打產品。2023年單“螞蚱谷”“紅河紫谷”兩個品種村級公司銷售額就達到20多萬元。羊街鄉“螞蚱谷”種植面積也已恢復到3000多畝,“紅河紫谷”種植面積達到500多畝。
除此之外,項目還結合元江哈尼梯田農耕文化,通過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哈尼族“摸魚節”、過好“哈尼十月年”等形式,講好元江梯田故事,打造農文旅融合特色品牌。在元江縣城以哈尼文化為主打賣點的餐館里,“螞蚱谷”“紅河紫谷”也被作為具有當地特色的土特產品重點售賣。形成了既有農業科技支撐,又廣泛發動農民參與的特個人空間色水稻生物多樣性保護利用“元江模式”。
“‘螞蚱谷’現在市場上賣多少錢?”記者問還在田里忙碌著的農民。
“6元錢一公斤。”
“村里公司收呢?”
“7元錢,貴一元。”
這些都讓農戶看到了希望,也激發了熱情,原本已經栽種上玉米、煙苗甚至撂荒的土地被陸陸續續平整出來,撒上了適合當地氣候的老種子。
當地一直在試圖進行哈尼梯田的搶救和保護工作。在龍保宇的微信朋友圈里,至今還保留著2020年5月的兩張照片,標題很有氣勢,讓人激動,叫“壩木九宮格村委會造梯田”。
“當時造了多少畝?”記者問。
“1畝多。”龍保宇有點尷尬,聲音特別小,“發動了村里的全體黨員,太難了。”
但是聊到當前,龍保宇的狀態馬上不一樣了:“我們今年單老品種示范田就已經發展到100畝了,到目前為止公司已經銷售了‘螞蚱谷’1萬公斤,‘紅河紫谷’9000公斤。”
龍保宇告訴記者,經過示范帶動和宣傳培訓,大家的保護意識都在提升,知道這個項目可以幫助他們保住祖輩傳下來的梯田。他說他打小就吃慣了的“螞蚱谷”和“紅河紫谷”被長期保護起來了,并且通過市場的手段開發它們的潛在價值,這是好事兒,他們得把握住機會。
在插有“螞蚱谷”“紅河紫谷”標識牌的示范田里,透過小小的拱棚可以看到里面的秧苗,細細長長地已經長到四五寸高。離示范點不遠處的另一片山坡上,一臺挖掘機非常緩慢地扭著手臂,正在平整土地。
“那片地也是要種老品種的。”龍保宇神情愉悅地說。